讀了<百病起於寒>之後,排寒至今也半年了。
中間有很多狀況,但是在書裡都查不到。這篇文章說明的很清楚,我看完之後有恍然大悟的感覺。
所以想推薦給大家順便備份起來。
引用自:牛角麵包、希莉雅
看起來應該是整理自吳清忠的<人體復原手冊>,該來買一本囉。
排除寒氣的反應
寒氣可分表面的寒氣和深層的寒氣兩種,表面的寒氣再分為正面的寒氣和背面的寒氣兩種。
在經驗中,正面和背面的寒氣排除是最常出現的症狀。正面的寒氣多數是胃寒,背面的寒氣則從膀胱經排出。
當寒氣侵入身體後,如果血氣能量不算太低,身體會儘可能將寒氣排出。血氣能量不夠時,身體沒有能力立即將之排除,只能選擇將之暫時儲存。
寒氣是低溫的物質,必須先轉化成和體溫相同的物質,才有可能儲存在身體裡。這時只好改變物質內部的化學成分,釋放出部分的化學能,提升物質本身的溫度。
當血氣能量足以排除寒氣時,身體會再啟動相反的程式,用自身的能量加注到寒氣物質中,使其吸收足夠的能量,再將化學成分轉化成原來的成分。有時感冒會出現從骨頭冷出來的感覺,就是寒氣物質正在吸收周圍熱量造成的。
這種轉化方式的排除寒氣,需要大量的能量。因此要養足了血氣,身體才能啟動排除寒氣的工作。就像電扇和空調都是夏天用來驅暑的工具,空調機的電力消耗遠比電扇高出數十倍。主要是電扇只轉動葉片,沒有進行任何溫度變化的調整,空調需要利用冷凍機改變溫度,因此,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。
生活中只要用來改變溫度的電器用品都需要大量的電力,同樣的排除寒氣,需要在人體內部進行一系列熱交換的反應,因此,需要有充足的血氣能量才能啟動。
排除胃寒的反應
胃寒的排除:會先出現鼻塞,再出現打噴嚏、流鼻水,有時在太陽穴附近會出現偏頭痛,長短時間不一。有時候持續一星期,有時候一兩天。結束後約兩三天腳縫會出現濕氣,接著小便中也會出現蛋白尿,持續時間也是長短不一,兩、三天到一、兩星期都有可能。
傳統的認知,香港腳是腳上黴菌感染造成的,患者的腳縫裡確實充斥著大量的黴菌。不過有些患者只有單腳得病,這種情形對於細菌染的說法是有很大的挑戰。
同一個人很難把兩腳完全隔離,依照細菌傳染的理論,那隻健康的腳很難逃脫被感染的命運。可是實際上這樣的患者為數還不少,那隻健康的腳無論如何都不受黴菌感染。
當身體把排除胃寒產生的垃圾從腳縫排出時,垃圾中除了水分之外,還有豐富生理垃圾。這些生理垃圾大多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潮溼和富含蛋白質的環境,非常適合黴菌的大量繁殖,香港腳因而得以成病。
當血氣較差時,多數人的身體都會有左右不平衡的現象,因此腳潮濕的症狀,有時只有單邊會發生;也就是腳的潮濕如果只發生在單腳,那麼另外那隻乾燥的腳就不會有病。
問題不在腳縫裡有沒有細菌,而在是不是提供了細菌生長的環境。對付這個問題的方法,在腳部出現潮溼時,設法保持腳縫的乾燥。穿棉質的五趾襪,或晚上睡覺時用衛生紙夾在趾縫間。通常過了幾天,腳就恢復乾燥,這樣可以防止香港腳惡化。
明白了香港腳的成因,治療的方法就可以分為三個方面,首先可以用傳統西藥殺除黴菌,把已經存在的病茵去除,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。其次經常注意腳縫中的濕氣,當出現濕氣時,最好穿棉質的五趾襪,保持腳縫的乾燥,使黴菌沒有機會快速繁殖。最根本的防治之道,則是儘量避免受寒以及冰冷的飲料,及行為上不再製造胃寒的機會,身體就不再需要排除寒氣,腳縫也就不會濕了。
蛋白尿是另一個去除胃寒時會產生的症狀,當身體排除胃寒所產生的垃圾,除了在腳縫中流出之外,還有一部分會從小便中排出,這些垃圾富含蛋白,摻雜在小便中自然成了蛋白尿。
蛋白尿出現時,如果正逢體檢,很容易被認為是腎功能出了問題,被當成腎臟病治療,可能沒病也給治出病來。對於這種偶而出現的蛋白尿,建議等小便中的泡泡不見了再去體檢。如果長時間泡泡都不會消失,就要去找醫生了。
小便中的蛋白尿對男人影響不大,卻常常對女人造成許多討厭的問題,就像富含蛋白的濕氣留在腳縫裡會形成香港腳一樣。蛋白尿積在女人的陰道口,也會使原來在那裡的細菌快速繁殖,造成周圍器官的疾病。例如,常見的婦女尿道炎、陰道炎、子官頸糜爛和膀胱炎等,很可能都是蛋白尿惹的禍,最好每天注意自己的小便有沒有泡泡。
這一類疾病通常出現在排出蛋白尿之後一兩星期,那時不再有蛋白尿,就找不到這些疾病的原因。病人總是隔一段時間又出現類似的症狀,成為週期性的疾病。
婦女發現小便中有泡泡時,如果在家裡,小便後最好用水沖洗乾淨,再徹底擦乾。如果出門在外,最好隨身攜帶紙巾,每次小便後一定要擦乾淨,才能避免蛋白尿造成的後遺症。
除了身體在排除胃寒之後會出現蛋白尿之外,還有當身體修復了腎臟之後,也會出現類似的蛋白尿。身體修復腎臟時,有時會出現腰痠,有時腎臟部位會出現悶悶的痛或不定時的抽痛,同時感覺小便無力。
過幾天小便就出現了泡泡,這種泡泡和排除胃寒的泡泡不同,胃寒時排出的泡泡比較大,修復腎臟排出的泡泡很小,像沫似的。同樣的,除非這種泡泡長期出現而不改變需要到醫院檢查之外,偶而出現的泡沫可能是身體修復腎臟產生的,不一定需要去醫院檢查。女士們出現這種泡泡,同樣的要注意防止細菌的感染。
排除胃寒需要身體有充足的血氣能量才能啟動,當身體過度疲倦時,身體處於透支肝火的狀態,這時這種透支的虛火也會啟動寒氣的排除,而出現打喷嚏、流鼻水的症狀。這種虛火引起的症狀,雖然表面上和血氣啟動的症狀相同。由於身體沒有真正充足的能量,排除寒氣的效率極差。這種情形,只要泄除了肝火,症狀就能停止。
因此,當身體出現排寒氣的症狀時,最好先回顧症狀出現前一段時間的生活作息。如果經過充分休息才出現症狀,則是正常有效的排除寒氣,最好多休息讓身體將寒氣順利排除。
如果是由於過度勞累引起的排寒氣症狀,則是虛火引起的,可以泄除肝火消除症狀,適度的休息避免再度出現症狀。
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,一方面在生活中不斷的有寒氣侵入。另一方面,由於不良的生活作息,長期處於肝火透支的狀態,使得身體經常出現低效的排寒反應,大量的症狀卻只能排出少量的寒氣。
排除膀胱經寒氣的反應
膀胱經從眼睛內側的睛明穴開始,經過頭部到整個背部和大小腿的背面,最後終結於腳小趾。
頭部或背部受寒時,寒氣會留在膀胱經裡,當身體能量回到有能力排除時,除了一般感冒的打喷嚏、流鼻水的症狀之外,最明顯的症狀是喉嚨疼痛或聲音沙啞,接著出現後腦的脹痛和肩頸痠痛。
這時在膀胱經上按摩或刮痧,是緩解症狀最快的手段。和所有寒氣的排除相同,當身體開始排除膀胱經的寒氣時,最好能增加休息,讓身體集中能量把寒氣排乾淨。另外,中醫有很好的藥劑能夠幫助身體更有效的排除寒氣,因此,請中醫師開方調理也是很好的方法。
經常出現這種排除膀胱經寒氣的現象時,就要回顧生活環境中,是否有寒氣不斷侵入的機會。特別是頭部和背後是否常常受寒,例如,洗頭未及時吹乾或經常承受冷氣對頭部或背部的直接吹襲等。
排除肺臟寒氣的反應
肺裡的寒氣是身體最深層的寒氣,可能是一次較嚴重的受寒,或者在經絡裡的寒氣存在了太久,逐漸往深層移動所留下來的。這種寒氣的排除,需要較大的能量。
常有網友問我如何排除寒氣,多數人都期待有立即就能把寒氣排出的藥或按摩方法。實際上並沒有這種方法,就好像我們皮膚受了傷只能在傷口上塗消炎藥,傷口的修復是身體自己做的。排除寒氣是身體自己做的,當身體有足夠能量時,才會展開排除寒氣的工作。
兒童之所以經常傷風感冒,並不是身體抵抗力不足,相反的是他們的血氣很高,只要稍有寒氣進入身體,立即啟動排除寒氣的工作,就出現傷風感冒的症狀了。
肺裡寒氣的排除可能出現幾種症狀,包括打喷嚏、流鼻水、咳嗽、頭痛、發燒、全身無力或痠痛、水瀉。膽經痛、膏肓穴疼痛(肩頸痠痛)及清晨四、五點的盜汗等。
其中的水瀉和炎的腹瀉非常類似,但是仔細觀察又有很大的不同。腸炎的腹瀉,在瀉完之前會有腹痛感,瀉之後痛感仍在;而且瀉個不停,一天之內可能瀉一、二十次,瀉完之後會有虛脫的感覺,氣色愈瀉愈差。排寒氣的水瀉,瀉之前也有腹痛的感覺,瀉之後痛感立即消失,並且感覺很舒適;同時一天之內最多瀉三至五次,瀉完之後身體沒有任何虛弱感,氣色不會因為水瀉而變差。
一個朋友連續水瀉了二十多天,原來因肺虛略黑的臉色愈來愈白,氣色愈來愈好,身體愈來愈輕鬆,一個月之中,一個大腹便便的啤酒肚就此不見。
雖然水瀉和腹瀉都是在大便時排出了許多水分,但腹瀉的大便中水和糞便完全混合,呈黃色狀。水瀉的大便,則呈灰色狀,水和糞便有時是分離的,大便中偶而有顆粒狀的固體。許多孩子在感冒的後期都會出現水瀉,瀉完之後,感冒大概也好了。
膽經痛常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,常常出現在中年以上的人身上,這些人沒有能力排除肺裡的寒氣,但身體仍嘗試進行排除肺寒,因而經常處於肺熱的狀態,很容易出現這種疼痛。
排除肺中寒氣,有時會出現發燒的現象,這種發燒和腸胃炎的發燒不同,並不是細茵引起的,而是身體中的肺氣(肺的能力)和寒氣僵持不下,無法順利將寒氣排出。這時使用抗生素的效用不大,最好按摩手上的肺經,提升肺的能力,使身體能將寒氣排出。
這種按摩有可能會很痛,兒童較難忍受,可以用中醫推拿用的經絡油,或利用熱水加米酒(或黃酒),一比一的比例,溫度以孩子能忍受的程度為宜。用手沾經絡油或熱酒水,在肺經上由胸往手推,可以有效的退燒。